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德语科新课标试卷、专家解读及问卷调查
发布时间:2024-01-22来源:《中国考试》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2024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要首考落地,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省份组织了适应性演练。德语科适应性测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命制,可供依据《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使用高考全国卷的省份参考借鉴。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实施高考外语“一年两考”的省份,2024年高考德语试卷结构暂不调整,与2023年保持一致。

  

  

  

  

  

  

  

  

  

  

  

  

       专家解读  

优化考试形式,注重语言能力考查

——高考外语科新课标卷解读

  作者简介:程晓堂,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英语课标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行高考各学科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随后采取的标志性举措是,推出适应新课改、新高考需要的高考试卷结构,进一步优化考试题型,并在题量和分值等方面进行调整。

  在推进高考外语内容与形式改革的过程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首先进行英语科的内容改革,待取得经验之后推广到其他外语语种。2017年起,英语科开始研制并顺利推出适应新高考、新课改要求的试卷结构。针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不同进度,考试院命制了适用于新旧课标的不同版本的试卷,确保高考改革平稳过渡。英语科命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强化对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启用语法填空和读后续写等新题型,加强教考衔接,正向引导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教学,充分发挥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英语科的试点先行为其他外语语种考试内容改革积累了经验。根据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外语新课程实施情况,结合英语科新课标卷推进实施的经验,考试院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小语种新课标卷,于2024年初完成高考外语各语种新课标卷的适应性演练,各小语种新课标卷正式推出。

  总体来看,与原试卷结构相比,2024年高考外语科各语种的新课标卷有以下变化:

  第一,减少语言知识运用类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增加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分值。比如,英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由45分降至30分,阅读部分由40分增至50分;日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减少10分,写作部分增加10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试卷的阅读部分增加10分;俄语、德语、法语试卷增加应用文写作,提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比重。在听说考试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阅读和写作是最能反映学生外语能力的考查形式。

  第二,题型更加多样。比如,英语试卷的写作部分为根据提示信息写作和读后续写两种题型;日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由40道单项填空题改为10道完形填空题和10道语法填空题;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试卷均增加应用文写作题。

  第三,传统题型所占分值减少,或不再使用传统题型。比如,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题由30分降至15分;日语、俄语、德语试卷不再使用单项填空题;西班牙语试卷的单句翻译题改为应用文写作题。

  在推进新课改、新高考的过程中,以英语为代表的高考外语在内容与形式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考试设计、试题命制、难度把控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规范。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初衷:一是试卷设计和命题依据普通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二是新课标卷的考试内容充分体现最新的考试评价理念,各语种试卷结构大体统一,小语种试卷结构基本一致,同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三是各语种在考试难度设计及控制目标上能够保持均衡,外语考试的整体协同性得到提升。

  各语种新课标卷推出以后,各语种在质量控制和难度均衡方面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参照依据。在具体执行时,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各语种的实际考试数据,进一步监测试卷质量,特别是试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各语种试卷难度调控策略,进一步提升各语种试卷难度的均衡性,维护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创新思辨能力  

  刘文杰: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委员  

  《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中学德语课程作为中学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为一体,聚焦德语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德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和提升德语沟通能力,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考试测评方面,课标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要以德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充分体现德语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总体上来看,此次推出的新课标卷符合课标精神,优化了试题结构,是命题探索路程上的重要一步。

  新课标卷在试卷结构上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考查顺序上进行了微调。新课标卷的结构依次为: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写作。与旧试卷结构相比,新课标卷将阅读部分与语言运用部分顺序对调,整体选择题部分前移,客观题部分后放。二是语言运用部分,由单句形式的单项填空题改为基于语篇的语法填空题。在强化情境设计的同时,深化基础性、综合性及应用性的考查,不孤立考查学生单个词汇或语法等细碎的德语知识,而是通过真实、地道的篇章语境,考查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三是写作部分,由一篇作文改为两篇作文。作文部分包括完成一篇50词左右的应用文和一篇90-110词的大作文的写作。作文试题强化应用型设计并进一步完善试题的情境设计,考查学生依托具体情境,运用德语的基础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来看,以上试卷结构及内容的变化对更好实现高考的核心功能有着诸多优点。具体如下:

  一、落实核心素养考查

  高中德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考应以落实德语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为依据,注重覆盖德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和不同水平级别,在尽量贴近真实情境的篇章语境中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此次适应性测试卷在考查内容的范围和要求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深化基础性、综合性及应用性,注重学科关键能力考查,创新并完善试卷情境,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例如语言运用部分设置完形填空及语法填空两种题型,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语篇主旨大意的同时,能够根据具体语境中不同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自己掌握的德语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知识。不同于单项填空题,以语篇为依托的语法填空题能够通过真实、地道的语言创设情境,更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

  同时,此次的新课标卷在增强考生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感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阅读部分第三篇选择了中国咖啡发展历史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流及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情境化设计

  试题将核心素养的考查融入情境之中,根据所选素材创设不同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这一方面利于调动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重视情境,实际就是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建立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听力部分选取机场寻物、房屋介绍、电话留言、面试等多个贴近实际的日常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此外,阅读、语言运用、写作等部分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新课标卷结合合理的情境设计加强了对考生的思辨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考查。阅读部分的第四篇是关于动物园与动物之间关系的辩证讨论。动物园方与动物爱好者方持不同的观点,双方就自己观点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双方观点的碰撞能够激发考生理性思考,激活考生辩证思维,引导他们在对立统一中发现世界的复杂性,有助于培养他们更开放、更多元的心态。

  在实践性和应用性方面,将写作部分分成两节,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节为应用文写作,题目中给出情境及内容要点,学生需要根据要求写出一封简单的邮件。考生能够运用自身的语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实际问题,更加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二节的作文则给出“德语学习”的主题和提纲要点,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德语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分享独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试题考查方式灵活开放,每位考生都有自身独特的想要分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会,这样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

  三、试卷结构利于学生发挥水平,正向引导中学教学

  此套试卷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使用了新题型,通过设置推理性、诠释性问题考查学生创新性、思辨性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次新课标卷对试卷结构和提示语进行了优化,对考生更为友好。将阅读部分提前,试卷整体答题顺序利于考生适应答题节奏,调整心态,答题状态渐入佳境。试卷在素材主题的选择上也比较多元化,涉及德国文化、环保意识、创业创新、世界历史、体育教育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运用外语思维和多元视角,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高考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德语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教学和评价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考查。这套试卷释放出了引导中学德语教育教学的多个信号。中学德语教育要领会高考综合改革和考试内容改革的精神,将课堂教学回归基础、回归应用,改变以往弃基础知识于不顾而大量刷题、猜题、押题的现象。

 

问卷调查